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202-12 刀裏


2007/10/23 18:33


刀裏就是鋼面的另一面,用直尺靠在刀裏,可以看出刀裏是內凹的。


鉋台與刀裏接觸的這個斜面,可以看出往前方凸出,如同栱形水壩一般的凸圓形。當鉋削木材時,切削抗力會循這個圓弧往兩邊傳遞到雙手上。



    在台灣,應該大部分人都看過水壩,也許也注意到壩體有兩種,分別為直霸及拱壩,直霸通常建於湖潭而拱霸則建於河谷,這兩種不同的設計取決於蓄水量,蓄水量越大壩體承載的壓力就越大。直霸的水壓集中在壩體的中央,因此蓄水量受限且壩體必需很厚實,例如嘉義的蘭潭和仁義潭,台南的珊瑚潭、虎頭埤等;拱霸都是往蓄水區凸出成圓拱型,壩體結構深入兩邊山壁中,其水壓則由中央往兩邊傳導至山壁承載,例如德基水庫、曾文水庫等。

    水壩和鉋刀有何關聯?


    鉋刀鋼面的另一面稱為刀裏,正確的刀裏應該是內凹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減少研磨時的摩擦面積,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將切削抗力分散並且傳導到手上,就如同拱霸的原理一樣。如果刀裏一如直霸,是一個直的平面,當鉋削時,切削抗力均集中在鉋刀中央,而不是傳導到手上,那就必須更費力的抓緊鉋刀,效率也就越差越容易累。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202-10 刀口整理


2007/10/21 22:24


  
2010/09/29訂正,紅字第一項{報銷}應訂正為{鉋削},抱歉。

    由於鉋刀刀刃呈傾斜40-45度角,因此當整理誘導面時,會因為鉋台越來越薄而使得刀口的縫隙越來越大,以至於抵銷前裂現象的力量大減,因此當鉋刀使用數年後刀口就需要總整理一次。就個人經驗,粗鉋刀口可以大一些;約0.5mm,這樣比較適合鉋削毛料比較不會塞縫,細鉋則約為0.3mm,因此當刀口漸次變寬到2mm以上時就會特別感到費力,這是因為全部的前裂抗力都由壓鐵抵銷的緣故,也就是切削角越大越費力的因素。

    202-4 壓鐵整理202-5 手鉋切削角202-7 刀口202-8 前裂現象等文中談到前裂現象的各項因素,其中抵抗前裂現象最有效益的應該是近距離的刀口,只是因為這個因素沒有辦法隨機調整而讓我們忽略。


    整理刀口時須先準備一塊長度與刀口寬度相同,寬度約10 -12mm,厚度約3 -4mm的石櫧(又稱赤皮,鉋台的材料),鋸切成鳩尾狀,大的一端在鉋頭,將這一塊修補的材料直接靠在誘導面描繪位置,距離刃口約0.3mm左右,再以修邊機修底,用手工修鳩尾的部分,再將修補材上膠粘牢,待膠乾後整理誘導面。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202-9 鋼面磨斜角


2007/10/17 18:01



    202-3鋼面整理一文中談到鋼面必須保持完整的平面,另有一個主張是將鋼面抬高,就如同壓鐵的磨法一般。這個理論基礎是正確的,它的作用是增加切削角的角度【請參閱手鉋切削角一文】,假設原來的鉋刀嵌槽的設計是45(原始的切削角),當鋼面抬高10度時,實際的切削角就變成55度,抬得越高就越接近立鉋的功能。

    就實用功能來分析,當鋼面抬高研磨時,必然會產生一個新的斜面,就是上述10度的斜面,如此一來,壓鐵敲到刀鋒前端時就無法與鋼面密接,以致於失去壓鐵的功能性,增加切削角的目的與壓鐵的目的相同,卻又同時相牴觸時,就有必要檢討改變切削角的利害得失。因此這個方法只有運用在單刃鉋刀尚稱合理,不過這個新斜面會造成下一次刀具整理研磨時的困擾,必須多磨一些時間才能將斜面磨除。



回本篇首頁   下一節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202-4 壓鐵整理


2007/10/15 20:16

壓鐵與鉋刃相關位置

壓鐵研磨角度


鉋花折斷原理


    壓鐵是克服逆紋的主要機構,雖然刀口也是因素之ㄧ,然而刀口會隨著誘導面整理的次數而越來越寬,反而是不易掌握的部份,因此除非是單刃鉋,否則還是以壓鐵較容易整理。

    在切削角一文中提到角度由0度起至90度止,切削力由張力逐漸轉變為剪力,前裂現象也由大變小,這就是壓鐵的功能。鉋刀的切削角通常介於4045度之間,如果壓鐵也磨成40度,相加之後約為80度上下,這個角度雖然不是切削角,但是因為鉋削逆紋時,壓鐵幾乎貼近到刀鋒線上(實際上有距離,但是已經達到目視無法辨識的程度),這樣的狀況下,還是刀鋒在切削木材,但是鉋花捲起還來不及產生前裂現象之前,就被壓鐵的高角度的剪力所阻斷(剪力,就是剪斷作用),我們就是利用這個現象來克服逆紋的。

    因此,壓鐵不是不必研磨,只是它不若刀鋒那麼鋒利也不必經常研磨而已。當鉋削時鉋花磨擦壓鐵,一定會造成壓鐵的磨耗,用久了壓鐵一樣會凹陷,此時就必須研磨。研磨壓鐵的方式與鉋刀相同,與刀刃接觸這面必須絕對平直,才能與鋼面完全貼平,這一點取決於磨刀石是不是絕對平直(請參閱磨刀石一文)。壓鐵的平面整理好之後,才開始研磨斜面,角度一樣是25-30度左右,當粗石磨好之後,在細石研磨時,將角度抬高到約40度,然後「研磨鋒利」,雖然實際上壓鐵並沒有參與鉋削的作用,確實也沒有鋒利的必要,在此如此建議的目的是避免捲刃沒有確實磨除,反而會承擔損壞鉋刃的風險。


2009/01/22補述
    另一種說法是:壓鐵研磨平整後,將壓鐵豎立為90(與切削角呈90)在粗石上刮數下,讓壓鐵前端成一個垂直的斷面。這個方式我也用過,克服逆裡的效果也不錯。

    今天特別再研讀高曼鉋刀習作的文章,其中一篇題及鹿港司研磨的壓鐵方式,茲簡述如下:壓鐵兩邊略為磨圓,前端亦是磨成垂直的斷面。壓鐵略為磨圓的目的是避免壓鐵受到壓樑的壓力,迫使壓鐵兩端翹起,翹起形成的空隙容易塞鉋花,我以前沒有將壓鐵磨圓的習慣,看來會塞鉋花應該是這個因素。今天整理鉋刀,特別將壓鐵兩端略為磨圓,中間一端維持直線,以配合鉋刀的形狀,試鉋之後克服逆理效果不錯。從事鉋刀製作55年的老師傅,經驗應該是最點可靠的。


    至於前述抬高40度角,研磨鋒利的方式,依然保留作為對照之用,希望有學術界拿來做論文研究。


另請參考202-13



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202-8 前裂現象


2007/10/10 14:20



    小學時候大概每個人都有用小刀剖開鉛筆取出筆蕊的經驗,回想一下這個情景,小刀不必剖到最末端鉛筆就自動剖成兩半。可能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因為小刀的厚度把鉛筆撐裂的,這對了99%,但是還有一個很小而不受注意的的因素,就是前裂現象。這個前裂現象在鉋削木材時會產生極為嚴重的不良後果。

    當鉋刀切削到木材時,鉋花沿著切削角(鋼面)往上與木材分離,此時產生的力量會促使刀鋒前端產生撕裂木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前裂現象。前裂現象在順木紋鉋削時不會撕裂木紋,這是因為順紋鉋削時紋理撕裂的方向往上,因此並不會影響到鉋削面的平整性。如果是逆木紋鉋削,因為木理是往下,因此前裂現象會循纖維走向往下撕裂木理。




回本篇首頁   下一節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202-7 刀口


2007/10/09 23:59




    刀口位於鉋台誘導面讓刀刃突出誘導面的缺口,刀口的寬度則是指刀刃進刀後,刀鋒前緣與刀口之間剩下的距離。

    刀口是鉋花的出口,但是除了這個功能之外,一般人都忽略刀口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用,特別是單刃鉋(只有刀刃沒有壓鐵的鉋刀),甚至於與誘導面的重要性並駕齊驅。當逆紋理鉋削時,我們都知道要將壓鐵盡量打往刀鋒口,以便克服逆理,刀口也有這個功能,當刀口距離越短時鉋花的前裂距離越短,所以就越能減少逆理的撕裂現象。

    因此,當誘導面整理很多次之後----正確的說是『幾年』之後,刀口會隨著鉋台厚度變薄而增寬(鉋刃是斜裝的),必須在刀口前緣再補上一塊木料,以便將刀口的距離縮短。

    單刃鉋因為沒有壓鐵來阻擋前裂現象(壓鐵的功能雖然與刃口距離的功能相同,但是原理不同),因此必須更加注意刃口距離。



回本篇首頁   下一節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202-5 手鉋切削角


2007/10/08 08:33

 



    手工鉋刀是以鉋刃鋼面作為切削機構,其他的相關附件及條件都是輔助切削功能而存在,例如誘導面是讓切削更精準更有效率的因素,壓鐵則是克服逆紋理的決定因素之ㄧ。
    切削角自0度開始至90度止,切削作用由張力漸次轉變為剪力,切削抗力由小變大,撕裂現象由大變小。以45度角為分野整理如下:
張力、切削、切削抗力小、省力、逆紋前裂深<45度<剪力、刮削、切削抗力大、費力、逆紋前裂淺。
   
    鉋刀買回來,其切削角已經不能改變,有時想要找不同角度的鉋刀也不可得,尤其現代,森林資源匱乏,材料取得已經不若30年前,以前有底子的工具店是依據木工使用的材料訂做工具的,例如做衣櫥的木工,用的是檜木扁柏,與作椅子的木工用肖楠櫸木,其鉋刀、鋸子的研磨角度都不同。

    前述森林資源匱乏加上工業化,以致木工無法選擇單一樹種,進口樹種已經擴及全球各地,軟硬韌脆都有,十數年來工具的研磨或裝配角度應該都傾向以略硬的材料為準,以適應不同樹種的共容性。


    我量我的鉋刀,都約於45度之間,推測是省力與前裂現象兩項相對因素的折衝。


202-6 刀刃角


2007/10/08 10:37

圖一、如果是不特定使用的材料,建議以30度為準,才不會因為小角度鉋硬木時刀刃馬上崩解。




一、合適的刀刃角

    手鉋的刀刃角是指鋼面到研磨面的夾角,以25度到30度之間為準,角度越小切削抗力越小、越不耐久、越容易崩解、越省力,因此角度的決定因素取決於材料的硬度。

    當研磨小角度時雖然鋒利,但是沒有辦法應付節疤等較硬的材質,刀具容易崩解缺角,因此如果使用的材料不是固定樹種的話,建議都以大角度研磨,雖然費力但是可以應付大多數的材料。


二、研磨時抬高角度的迷思

    這個問題已經碰觸數十年,結果經常是見仁見智。

    圖二綠色線段為一般的研磨面。

    當研磨細石時將刀刃角度抬高只研磨刀尖部份(長的紅色線段),這樣的主張目的是縮短研磨的時間,例如將研磨次數由100下減低到50下,這部份是事實,的確比較快,原因是只研磨刀尖接觸面減少好幾倍,必定比整個斜面研磨減少許多摩擦力以及磨刀石的損耗。

    問題來了,當原始角度為30度時,研磨角度一抬高,必定就產生鉋削費力的相對狀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將原始角度降低,這可能又遷涉到小角度鉋到節疤會崩解的問題。

    其次,當刀刃不鋒利重新研磨時,就必須磨到藍色線段的位置,由於先前研磨細石抬高角度的關係,刀鋒會磨耗較多,距離就是長短兩條紅色線段的中間部分(圖為示意,實際上沒有這麼大),這個部份在重新整理時都必須磨掉才能使刀具鋒利。如此就意味著第二次粗石的研磨時間會比正常的情況更久,而粗石的損耗又比細石多。

    當第一次細石研磨縮短的時間與第二次整理粗石研磨的時間相加,會不會比兩次都用標準角度研磨來的快?這恐怕值得探究。其次,第一次研磨節省的細石(因為只磨刀尖)與第二次整理所增加損耗的粗石(因為粗石反而磨得多)相加,會不會比標準角度來的省?其三,抬高角度以致刀鋒後退的量與標準角度之間的刀具損耗,也是成本的增加。兩相權宜取其輕,該選哪邊?還是見仁見智。

   

    上兩項說詞有沒有明顯的差距?沒有,事實上連感覺都感覺不到。這篇文章的用意是希望國人能夠養成循理而行的習慣,理論是技術進步的前導,循序會使技術的路更順暢,看看我們的十字路口,綠燈車輛還需要閃避紅燈車輛,曲曲折折不是很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