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寶貝夢裡的寶藏(四)

2014國際細木作工作坊創作理念及作品()

4.實作
  4.1課程重點
    今年度的課程重點之一是彩繪,使用的是礦物顏料和亞麻仁油,這可以看做是西式的『油漆』與東方不同的我們是用『桐油』,木料則是使用高緯度最常見的針葉樹松木。我想先說明一些相關的訊息再導入我的製作內容。
    『彩繪』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說法和做法,課程中有學員說到『蝶谷巴特』這是一種拼貼也可融入繪畫的一種工藝,此外,指甲彩繪、人體彩繪以及木材彩繪等都是不同方式或材料的繪畫表現,較接近這次課程的彩繪應該就是『傳統彩繪』。由於彩繪是油邊和顏料邊塗,所以沒有油漆的均勻度,它有『透』的感覺但是與染料又截然不同,可以從西畫中採用乾筆畫衣服摺皺的筆觸來感覺一二,不過這與濕筆的筆觸也有差異。這次以亞麻仁油加礦物顏料就如同傳統彩繪的畫法,其重點之一就是『必須』打底,這在傳統作法上稱為披麻捉灰,目的在於取得沒有色差的底材(還有更重要的功能是保護木材)。如果不打底要做到覆蓋木紋要層層疊疊好幾十次,缺點是耗時而且不容易封閉春秋材差異太大的松木紋理,優點是有層次感,我這次的箱子就是用這種畫法,這種畫法也是染色劑做不出來的只能用顏料。薄塗多次加上運用木材紋理(如節作為太陽、木紋作為雲、水、山等),讓彩繪融合到紋理中。
    傳統彩繪最容易引起注意的首推門神,它位居傳統建築最顯眼的位置,是整個建築的軸心之一。傳統彩繪是使用桐油來調和礦物顏料,與西方不同的只是換成亞麻仁油而已,提出這個部分是希望在接收西方資訊的同時,不要忘了我們既有的文化底蘊。
    有部分學員不認同木材上色,這個問題去年就發生過了,瑞典老師在設計發想時也說到了這個現象,她們也說了,今年都要上色同時也說明了理由。我是站在助教的立場來上實作課的,所以我的立場會站在瑞典老師這邊,但是我也會嘗試解釋給學員了解課程的宗旨,課程結束了也該沉澱了,大家當時的不太願意或是不願意應該可以放下心來分析,也許你可以醞釀願意的答案。
    先從主題『兒童用具』來說色彩,兒童對於色彩(還有光、移動的物體)有強烈的反應,因此著色是對的,相較之下,原木色的物品反而比較不吸引兒童。光以這個理論基礎,老實說是沒有排斥著色的立場的。
    其次、就消費的族群來說,家長主導了消費資源(出資者),除非兒童已達有意識表達意見的年齡且家長夠放手,否則兒童是沒有辦法主導消費的,這個分際點約在3歲可以言語溝通之後。但是這並不代表是正確的消費觀念,只是我們的環境造成不去尊重或者說是不了解兒童心理而已,環境背景在變,一個好的工藝師也應該隨著潮流變,今天的知識可能在明天變成常識。
    其三、不可否認的,在台灣,著色和顏色遮蓋的家具是次級品的代名詞,這個現象應該已經延續數百年,好家具與好材料相得益彰加上會要求更高層次的技術施作,的確是沒有遮蓋的理由,傳統家具以花梨、紫檀、黑檀、紫檀、鐵刀(大陸稱鐵力)等高級硬木為材料,『著色』的目的只是讓色差趨於一致,而不是遮蓋木理,這與北歐幾乎只有針葉樹的地理條件不盡相同,所影響的結果也會不同。
    其四、台灣的色彩豐富到已經是紛亂的程度,不僅僅是四季如春的花朵,還有嚴重的廣告看板的色彩刺激,這與北歐的黑白(夜與雪)、藍綠(湖泊與樹木)的單純性不同,北歐不是沒有花,但是相較之下較為短暫,今年我就請教兩位瑞典老師我的疑問,瑞典還是有玫瑰花,我好奇的問是不是種在溫室,結果出乎預料之外,是當地普遍的品種,一般家庭都可以種植,大致上每個家庭都有些植栽美化,因此,我該改變一些想法,花期開得短不代表沒有。
    其五、木材著色一般分為遮蓋與染色兩類,遮蓋性的是使用顏料,染色性的是使用染料,遮蓋性因為已經完全遮蔽底材,所以研磨較不嚴苛,若是作染色,由於還可以看見木紋,加上染色過程會使纖維膨潤而張開,造成材面粗糙,所以研磨作業需要十分精細,否則纖維和研磨痕跡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這恐怕不是顏料容易辦得到的,所謂的NGR(不起毛)著色劑就是在這個嚴苛條件下產出的。亞麻仁油的乾燥性不是很快,造成施工時間不足,課程中有多位學員使用壓克力顏料是明智之舉,它是可以快速遮蓋底材的塗料,至於好不好或是該不該用在兒童用具,要另外再找國家標準(也許台灣沒有訂,我不清楚)。這次用的亞麻仁油應該是改進添加物的,適合薄塗也算快乾,我故意將它與較純的亞麻仁油混合,有些不相容,有白色沉積物,第一次用這種塗料不了解特性,我猜可能含蠟量極高。至於加入大量礦物顏料以取得較佳的遮蓋力,就過去的經驗並不是好方法有可能造成剝離現象(塗料內聚力及附著於材料的附著力不足),這些都待物理試驗才能得知,只是揣測。
    回到實務的看法,家具該不該上色?我還是沒改變長期以來的想法,在台灣市場不太好銷售、但外銷市場則不一定,外銷這部分會由訂單決定可以不必多慮;兒童用具我倒是傾向可以上色,這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就著色這部分我的結論是遵照講師的課程設計,這課程不是以內銷市場為導向,何不換一個瑞典頭腦思考看看?讓自己也能走出既有的思維。或許在12/1卸展時,再以沉澱的心看看大家的作品,去想想色彩學、想想配色,還有展場布置,這是我們最缺乏最應改進的一塊。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寶貝夢裡的寶藏(三)

2014國際細木作工作坊創作理念及作品()


3.5設計草圖
長度1500,寬度本來預計做800後來在實作時覺得太大縮小為500
原先預計兩隻橫木是對稱下方兩隻橫木,以麻繩綁起固定,實作時覺得會干擾到床面的使用面積,取消了沒有做。

藏寶箱做成傳統屋脊的形式,時間實在不夠,瑞典老師建議不要做蓋子,天佑我也,逮到順的偷懶理由。

這個想法我沒提出來,本來想在蓋子上做些機關,都做不完了,這構想當然是天方夜譚。放到資料庫吧,哪天想找苦吃再拿出來配。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寶貝夢裡的寶藏(二)

2014國際細木作工作坊創作理念及作品()

1.     動機來源:
瑞典老師帶來的20幾張圖稿,由其中幾張圖片作發想。
1.1兒童房
    這是張兒童房的圖片,其中的家具是兩位老師所設計(似乎是由IKEA生產),衣櫥、衣櫃、床、置物箱、小梯凳。置物箱的鑰匙孔是老師的設計特色之一,房間的氛圍營造出航海的童趣意象。

    個人分析:牆壁的藍色面積以及數點白色(星星),讓背景呈現出深邃無垠的大海與天空,讓侷限的房間變得空曠,牆上的船張滿帆正努力的航向目的。這個背景巧妙的連結到兒童床,讓床變成兒童的帆船。明視度高的黃色置物箱,在這個空間成為焦點,它是兒童的藏寶箱,鑰匙孔適度的強化寶藏的意涵。綠色較高的衣櫥化身為船的瞭望台,女童則是船長……站在顯示地位的紅色船首……..故事就此展開……一段傳奇的冒險。
關鍵物:
1.1.1兒童床
1.1.2牆上的帆船
1.1.3置物箱
1.1.4椅子瞭望台

1.2櫃子頂板(向欄)
第二張參考圖片是櫃子的頂板。

1.3動物
第三張參考圖片是動物

2.意念轉換
   2.11.1.2的帆船轉換為竹筏
2.21.1.3的置物箱和1.2的櫃子頂板轉換為傳統屋脊。
竹筏及馬背屋頂是由網路找的圖片資料,避免侵權不放上來。

3.設計發想:

3.1竹筏兒童床
    台灣盛產竹子,庶民利用這種既經濟又大量的材料作為生活用品,小自玩具大到楫屋、船舶(內河、湖泊和近海)都看得到竹子的蹤跡。竹節中空的特性非常適合用於排筏,在兒時記憶裡,渡河的驚險刺激歷歷如目,取竹筏的形貌作為兒童床的主架構。
3.2藏寶箱
    每一個兒童都有冒險的幻想,也都有鍾愛的寶貝,藏寶箱正好是隱性冒險(幻想)與顯性寶藏(玩具)的組合,同時也是養成兒童收拾玩具物件的習慣教育。藏寶箱以傳統馬背脊(土行或水行)作為箱蓋,以配合竹排的在地文化。在發想說明時,翻譯問我什麼是土行水行,我說那是五行其中的兩種,又問那五行是什麼,我說有方向、顏色、金木水火土以及其他風水堪輿等等,她問我這詞義怎麼翻,頓了一下想想還挺難翻的,就說這種屋頂的樣子好了,反正也扯不清而且我也不太懂,要真解釋恐怕要去學易經了。
3.3
    驚險、刺激、冒險、寶藏』等主軸與竹筏航行、搭載的意涵,融合成竹筏兒童床,並作為略可搖動的曲線,以增加產品的趣味性。
3.4
    動物是預計作為兒童玩具用,放置於置物箱內,這些玩具則是兒童的寶藏。動物施予彩繪,並以廢料作成,以充分運用資源。

寶貝夢裡的寶藏(一)


2014國際細木作工作坊創作理念及作品()

    國際細木作工作坊以及人才培訓的作品發表會已經在10/31順利招開,目前正在嘉義檜意森活村展出中,展期至11/30日,歡迎參觀。

    度過兩周的朝九晚五才知原來人生可以這麼愜意,早上九點起床下午五點午休結束,不但養回鮪魚肚更有鯨魚肚的跡象。回回神,把自己今年細木作的設計做一回顧紀錄。去年參加工作坊是以學員身分參加,很悠閒。今年則與陳俊位老師擔任兩位瑞典老師的助教,協助學員完成實作課程,在不影響正常課程的原則下,我工作的時間只能利用學員設計定案前、清晨上工前、晚間收工後、一個放假日和學員完成作品後彩繪的時間製作,總計的時間約60-70小時,其中休假日和兩天學員進行彩繪而不用工場的三個工作天裡都從上午0630作到晚間2330或更晚,三餐都請學員幫我買便當,我的彩繪寶藏箱都是在邊吃便當邊畫圖的狀況下完成的。
    由於工作時間會被上課拆散,工作程序的掌握和時間控制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即使僅有六塊毛料要粗切取材,也才不過六個鋸路都要分成幾次,與學員有抵觸時我會停工先解決學員的問題,等短暫空檔鋸個一兩塊。所以我必須拆散工作程序,也必須同時穿插好幾項工序,若無相當清晰的程序組織必定無法完成,而這也就是多年來養成工序分析習慣的甜美果實。
    即使時間緊迫,學員額外提出的問題還是會循例在下午收工後詳細解說,這也額外的壓縮到我可工作的時間,所幸我證明了自己給自己看,交了一份自己滿意的成績單,給了自己一個很滿意的作品,也讓兩位對我完成作品持保留態度的瑞典老師有所交代----我在侷促的時間限制下做到了,證明了身體力行。
    怎麼說呢?我上課都要求學員自己動手做,即使超越能力之外的工作也要嘗試動手做,我也主張不要過度依賴機械,尤其是砂磨,我覺得這是培養專業素養的第一步,手、砂紙、木材都要透過親密的接觸才有感情,砂光機雖然快但是沒感情,雙手可以磨練並且體驗你的心,它直接穿透作品的意象直達你的靈魂。技藝的展現不該光說不練,所以這個作品的20支實木成型的曲木,一一從60100150180用雙手磨到240,或許有人覺得愚蠢,也沒錯,但是蠢得可愛。在研磨的24小時中(一天半),可以思考很多事情,一邊架構著寶藏箱的彩繪,一邊分析拆散的工作程序與銜接的次序與方法,思考著未來,檢討著過去,疲憊但是滿足,這是木作之趣,相信學員看到是正面的能量。

2014/1020
    上午設計概念,由瑞典老師引導本次以『兒童用具』為主軸的研習內容。下午為設計發想,老師以瑞典風格的傳統家具、彩繪、設計等20餘張圖片介紹,並由圖片中誘發設計發想。

    我在1530向老師提出發想主題,並進行討論,我的提案兩位老師一致認可沒有修正,唯一對我的疑問是我有時間完成嗎?我有些怯怯地說,有清晨、晚上和一個休假日。兩位老師給了我一句話:『希望能看到我的作品』。我說:『盡力而為』。盡力而為在這次課程中成為課程中回答瑞典老師的標準答案,這這句話也是我工作的態度。技藝不該便宜行事,不該覺得麻煩就說沒辦法,更不該用自以為是的方法,何不先試試?然後尋求解決之道。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廢料新生之一 休閒的喵喵

2014國際細木作工作坊已經結束兩周了,研習後撿了幾塊廢料玩玩。



參觀過檜意森活村作品展的觀眾對這塊廢料應該似曾相識,來拙園的一位學員說他兒子賴在這幾隻動物前不走。


本來想將它作為巫婆,後來改成熱帶魚,老婆說它像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