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轉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際細木作交流工作坊"公告

103國際細木作交流工作坊**
研習時間2014/10/20-2014/10/30
詳細簡章請至工藝中心網站下載
http://www.ntcri.gov.tw/zh-tw/Activity/Content.aspx?Para=1415&Control=5&Page=1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學員的工作臺檯面



學員的工作檯檯面,花了7.5小時從選料、鉋削、開槽、製作舌片到交和一天完成,平整度蠻高的。
這位學員其實動作並不快,但是很穩健札實,這樣的整體速度不見得慢。
下周他要做"豬頭"、一支用鉋刃改製的刮刀。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2014人培 刀魂



    刀,是劍客的生命。
    木工,雖不是劍客卻一樣要搏命,為米折腰。
    孔子說,因材施教,我擅加因人施教。
   
其一:
    一個小女生才大學剛畢業,大學時買了一些手工具,鑿刀是跟畢業學長買的跳蚤貨,似乎有些歷史的時間內沒磨過,有支鉋刀不是很合用,在她手上是很新的舊品,或者應該說是很舊的新品?一樣沒磨過。怯怯地,問我怎麼整理它。怯怯地,應該是在訴說我上課很兇,也是訴說她是鐵下心才敢開口的。不錯,請益』是學技術最基本的態度,而『怯心』則是精進的起源。
    我要她先把鉋刃退出來,先整理好鋼面,她點點頭回到自己的工作檯,然後呢?就杵在那兒。我習慣藉由類似這樣的狀況觀察學員的反應,然後判斷她能學到哪裡,而我又該教到什麼程度,很該死的,通常都很準。她的眼神和動作已經昭告她做不來,這沒關係,學藝嘛。如果這過程學員的反應是嘗試動手做做看,我會視時機適度協助。但如果學員不當一回事,那就是很清楚地告訴我~~有定見,就該有尊重的雅量,即使我的氣度不佳。
    在整理鋼面的過程,她整理過三次磨刀石,這是苦不堪言的過程,無奈而又不能不為,約半天的時間終於把鋼面整理好,過程中我的口氣會從嚴厲慢慢轉為鼓勵,也會分階段教她判斷、教她原理、教她運用,隨著努力與耗力,在經歷刀具、壓鐵、誘導面等幾個構件仔細地整理之後,鉋出來的鉋花就足以慰藉她的辛苦,相信這些鉋花也足以擦拭她全部的眼淚。一天的時間,她學到我40年的經驗累積,流幾滴淚是值得的,之後,就留待她繼續努力了。這把刀,活得有價值有靈魂。不是很合用的鉋刀,也能賦予它應有的價值,問題在於是不是真心對待它。
    一個寡言而默默工作、學習的學生,值得在合適的時機教他學到適用的方法,這是我的教學方式,所以我沒有講義、沒有教綱、沒有進度表,這些東西都在我的腦裡、手裡和嘴裡的碎碎唸。

其二:
    最後一天的最後兩小時,某位學員在修飾榫頭,我說『去磨刀』,刀口像鋸子怎麼鉋?他說好,我巡了一圈回來,驚覺他的磨刀速度特快,結果哩~~沒有磨,這神,『鈍刀使利手』細木作的最高境界,甘拜下風,該說什麼呢?既然有主見,上天告訴我,尊重他罷,不是每個學員都可以盯那麼緊的。



    上述兩種狀況,你會屬於哪一種?然後然後,你會希望老師怎麼做?再轉個彎,你是老師時你會怎麼教?討論?爭辯?還是忍耐?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2014人培第10周周記




2014人培第10周周記
    我的課程最後一天,中午吃飯前宣布下午三點半掃地,接著每人準備至少三分鐘的自評,吃不下飯的,就~~~~忍著吧,最後的機會了。我想,不管學員是不是有木作經驗,也有些位是師傅級了,幾周來給足了面子撐著,真是太感激了。姑且不論這幾周出現些許認知上的磨擦,該感謝的是大家都在期限內完成我們的工作。好好享受短暫的新鮮空氣,調整一下心境,面對設計創作的『磨難』,磨難之後就會像今天一樣享受甜蜜。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木作貴在沉穩

通常學員在完成基本榫接和一個作品之後,我會做一次評估,建議做一個粽角榫與八字插的櫃子,或者是數百個鳩尾榫的箱子。前者是練習榫接的空間觀念,後者是練精密度,兩者的共通性是練耐性。

慢,才會穩。穩不見得慢。
怎麼說?
慢才能讓動作和思緒穩下來。
工序穩就較少出錯,總工時不見得比急躁耗得多。

鋸榫頭、鑿榫孔穩確妥當,減少修榫的時間,不見得慢。

急躁,不會有好的切削面。

學員學不好,老師也會很挫折。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小玩、大費心4

1.周六藤編郭老師一家來訪,女兒是學音樂和文學的,對著老房子猛拍照,這裡最迷倒眾生的是路兩旁的石礱,在冬季晨霧時更像漫步於仙境。

2.作品被很老的老學生破解了,是茶則及茶則架。茶則架的三支木條又羞又泡水終於讓它馴服,用棉線和生漆固定。乾燥後固漆並上了兩次黑漆,會在上幾次漆膠固,但保留線纏繞的質感。

3.和漆土,披麻捉灰的工法。做茶則用。

4.漆土披上三層之後固漆。將茶則外形剪下。

5.茶則

6.茶則與茶則架。捕魚的器具,應該叫什麼名稱?
後續是變塗技法,程序很慢。

査到了,它叫吊罾(曾)。罾:用竹或木做成支架的方形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