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手工鉋刀連載36西式鉋刀各部名稱

2016/01/07
西式鉋刀:
1.     刀口(mouth)
2.     基座調整鈕(frog adjustment knob)
3.     基座固定螺絲(frog locking knob)
4.     基座(frog)
5.     誘導面(sole)
6.     鉋床(body)
7.     後推把(handle)
8.     刀刃基準角(plane bed)
9.     進退刀調整鈕(blade adjustment knob)
10.  刀刃(blade)
11.  壓鐵(cap lron)
12.  壓鐵調整鈕(lever cap knob)
13.  壓鐵帽(lever cap)
14.  基座固定螺絲(frog locking knob)
15.  前把手(front knob)(有鎖定刀口功能時稱為adjustment knoblock knob)
16.  刀口微調鈕(mouth adjustment screw)。某些鉋刀型式構造不同,部分沒有本構件之設計。

手工鉋刀連載35鉋台材料

2016/01/
徑切面較容易敲破


鉋台材料的選擇
        平鉋的鉋台要求是最嚴苛的,不當的選材徒增日後使用與保養的困難。以木材物理性來說,徑切面收縮膨潤比較小又穩定,但由於鉋膛挖空的因素而容易敲裂;弦切面雖然較不易敲裂卻容易反翹變形,在此兩個極端的條件下,鉋台則選擇45製材,以解決易裂和易變形兩項困擾。徑切面的材料會用在扁平形,如作里鉋、涵底鉋或畫線規一類的工具。至於弦切面則只能用在精度需求較低的工具附件,如導板一類。
        就木質材料的屬性來說,鉋台只能使用心材不應該含有邊材,邊材的各項物理性都較差也容易蛀蟲,所謂的陰陽木是指心材有時會有部分呈較深的色澤,以至於一塊鉋台有兩個顏色,絕對不是指邊心材混合的材料,較深色的部分只是色差深淺而已,強度沒有降低。
        會使強度降低的是脆心材,是心材已受菌類分解而劣化的部份,它的組織鬆散,嚴重的用指甲就可以摳掉,這種脆心材是必須捨棄的材料,用在哪裡都不適合,陰陽木也不是指這一種。
        石櫧是殼斗科,年輪不若木質線明顯,木質線與年輪呈放射狀排列,端面顏色略呈金黃色,45以下至徑切面是深黑褐色鈁錘體,45以上至弦切面則會看到反光的片狀橫向組織,類似水波或是虎斑紋一類的花紋,這是材料最脆弱的方向,也是平鉋鉋台選擇45製材的主要因素。
        平鉋之外的鉋刀,除較大型的鉋刀如斜嘴鉋一類會以45為主要選擇之外,較小的花線鉋相對沒有這麼嚴苛,對於鉋床的選擇則以完全利用材料為準,是資源利用的考量。

        誘導面的纖維方向自鉋尾至鉋頭須為順木理,以方便整修誘導面,纖維角度越接近水平強度越佳,避免斷裂。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手工鉋刀連載34 台式鉋台各部名稱





2016/01/06
台式鉋刀:
1.     刀口,出刀的縫隙。
2.     矩形坡,設定切削角的依據,這個角度是鋼面的角度,坎槽需再往後退,依據刀背的圓弧修到完全吻合。
3.     鉋尾上端要倒圓,功能是避免退刀敲擊時崩毀,平鉋退刀只能敲兩邊圓角上,敲擊角度與刀刃角度平行。
4.     鉋尾下緣要倒45角,其主要功能是避免在材料上造成刮痕,特別是軟材。
5.     鉋頭下緣要維持直角,這條直角線稱為拂塵稜,其功能是刮除刨削面的雜物,如木屑等,此處如果倒角,於削面上之木屑等雜物會墊高鉋台,使誘導面懸空,而不到木材。
6.     刀口前端往鉋膛方向的斜面稱為排屑稜,在開嘴時(請參閱3.4.2.3)要修成往鉋尾方向斜的斜面,以引導刨花的走向,並減緩整修誘導面時刀口擴大的速度。
7.     刀口後端誘導面有包覆刀刃斜面時,稱為包口。
8.     刀口上方容納刀具與刨花的空間稱為鉋膛。
9.     壓樑在壓鐵的中央,所以會偏鉋台厚度的上方,如果在鉋台中央會壓不住刀片。
10.  鉋台的上方稱為鉋背,立鉋退刀要敲擊鉋背而不是鉋尾。
11.  入坎刀刃的刀槽。
12.  切削角的坡度就是刀槽的上緣,鋼面的接觸面。
13.  補刀口的位置與形狀。
14.  鉋刀底部,稱為誘導面。

手工鉋刀連載33鉋台

2016/01/06
台式鉋台:
        以材質堅硬、耐磨擦、耐衝擊、木理細緻通直,吸濕性低的木質材料製成,在台灣的樹種中以赤皮為最適合。赤皮也稱石櫧(讀音朱)、㭴木(木字偏旁,右為堅字,讀音具)為殼斗科。
        由於鉋台為木質材料,受濕度影響極大,所以才有將鉋台浸油的做法,油與水不相容,是隔離濕氣最佳的方法。油的選擇會影響鉋刀的狀況,必須以『不乾性』為最重要的條件,原因是不乾性油不會乾燥成膜所以不會封閉木材,一旦乾燥成膜,就阻礙了濕氣的對流,坊間的說法是木材不能呼吸,很貼切的詞。由於鉋台容易受濕度影響,鉋刀收存時不能將刀刃取下,僅需退刀讓鉋台張力減小即可,以避免鉋台過度變形。
        早期在物資缺乏的時代,都會把機車換下來的機油要回來最為保養用油,用量不大時也會使用花生油或香油(白麻油,未炒過。),花生油和香油都是早期主要的食用油,取得容易,沙拉油、橄欖油等植物油都是後來才普及。不使用黑麻油和豬油的原因在於加熱過,或多或少已經成為熟油或半熟油(視加熱溫度而決定熟的程度),就可能會乾燥成膜或半乾性油。
        花生油在未加熱煮過前雖然是不乾性油,但是容易劣化(發臭),機油則不會,這是建議使用機油浸泡鉋台的理由。機油以30#為合適,這是一般機具保養用的號數,方便取得,其黏度也適中。
        台式鉋刀切削角是固定的,所以在不同需求時需要不同切削角的鉋刀。製鉋的切削角不是用分角規量取的,它是使用矩形對角線的角度為基準。早期匠師接受教育的機會較少,大部分都是以口訣傳承知識,例如切削角是以10寸長為底;8寸長為高,其對角線為38,這就稱為8寸坡;一般中角度的鉋刀約在8寸坡到9寸坡之間約為38-42(也有匠師認為是35-45∘,即7寸坡至10寸坡)
        台式鉋刃有入崁(有鉋刃刀槽、也稱壓溝)及無入崁(無鉋刃刀槽)兩種,入崁鉋刀較精密穩定性較高,一般做為細鉋以及削面極精細需求的鉋刀。無入崁鉋刀少了崁槽嵌住刀刃,精細度較低,一般作為粗鉋之用。

西式鉋台:
        早期西式鉋刀也是木質鉋台,後來有廠商開發鑄鐵鉋台之後,就成為現代西式鉋刀的主要形式了。

        西式鉋台以刀刃基準面為設定標準,分別有101215404550等幾種,不同廠商有不同的製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