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3 20:36
以下為回復格友詢問的問題
一、照理說軟木較容易克服逆理才對,木工沒有亂理這個名詞。針對木理走向來敘述,會有旋轉木理、螺旋木理、交錯木理等等,但是當製材後拿來鉋削時,紋理通順的就稱為順木理其他都通稱為交錯木理或順逆紋。
二、鉋刀的切削角是1.鉋削省力與費力的關鍵,2.刀耗(鈍化損耗)的關鍵。3.從小角度(如30度)開始漸次由割削轉為刮削。對於前裂現象而言(此處要排除壓鐵的功能,純粹是指鉋刃的角度因素),低角度前裂較深,高角度前裂較小,當刀具垂直於木面時前裂現象等於零。這就是鉋削硬木時以超過45度的鉋刀好用而鉋削軟木時小於45度好用的原因。
但是,中式鉋刀的切削角是不能改變的(西式的可以小幅調整),因此才會有高角度與低角度之分,而本單元前篇所舉的45度例子,則是一般常用的形式(一般指40~50度之間)。要添購高或低角度鉋來解決鉋削問題是一種作法,如果像以前工作形態單純,匠師所使用的樹種很單一,例如作花梨木的匠師就會訂製60度以上的鉋刀,作檜木的匠師則會訂製30度的鉋刀,至於藉於40-45度之間的,應該每一位匠師都會有,它有軟硬通吃的優點,但也有硬木不好鉋和軟木較費力的缺點。
我個人來說,還是只有一支鉋刀混飯吃,因為這時代已經不是完全靠手工,備料都交給機械代勞,鉋刀僅作為修飾加工之用,因此我認為整理好鉋刀應該比買鉋刀實際。當然多買幾支不同功能的鉋刀也是好處,結論就是看個人所需啦。
三、與切削角要同時兼備的因素還有1.誘導面的準確度,2.壓鐵研磨的正確性,3.壓鐵與刀鋒的距離調整,4.出刀量(切削量),5.有時後入崁和沒入崁也有影響。
四、除上述鉋刀的因素之外,另一個因素是木材本身,這似乎較少人提到。樹木生長的前兩年左右稱為幼齡木,此區域的木材木質化可能不夠完全,鉋起來會有毛毛的現象,即使是剛磨好的刀也有可能會如此,這現象以樹心(髓心)周邊最容易遇到,遇到這種材料可以靠砂紙磨除。
回本篇首頁 下一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